渐变的绿草地上,土黄色的马儿悠闲地奔跑着,细腻的丝绸,精致的边缘……“你看这条丝巾多精致,太漂亮了!我要买一条!”张女士驻足摊位前,拿起一条丝巾,仔细摸索着,啧啧赞道。这一幕发生在昨天北京市温暖基金会的温暖义卖现场——北京伯豪瑞廷酒店一层和五层大厅。
当天参与义卖的企业一共有8家,分别来自北京市温暖基金会“职工服务公益孵化项目”资助的社会公益机构,北京市劳模、老共产党员成立的企业和社会爱心企业,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因大病而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职工救助。义卖除现场销售义卖品,还设立了捐款箱,当天共获捐款近2000元。同时,设立了互换环节,鼓励职工将闲置物品带到现场进行互换。
据北京市温暖基金会秘书长郭建强介绍,北京市温暖基金会近期会将因病致困的职工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成为温暖包,发布于暖爱心互助行动专项网站,进行社会公募。每一个温暖包代表一个因病致困的家庭,号召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直接救助,这是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公益透明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又一举措,为北京市民搭建了全新的公益互动平台。
<手工丝巾受青睐 “你看这条织锦围巾多棒!保暖、透气,颜色也很漂亮。我决定买两条,回去告诉家人,今天是平安夜,我也献了一回爱心!”当天下午2点,义卖刚开始,北京伯豪瑞廷酒店副总经理郭瑛就迫不及待买了两条织锦围巾。
除了织锦围巾,做工精美、手工绣制的各种晚宴包也吸引了过往行人的注意。大红底色上,两只栩栩如生的鸳鸯在戏水;宝蓝色底子上,苗绣的蝴蝶栩栩如生;草绿色丝绸上,马儿悠闲奔跑着…… “我们这次参展的有丝巾、围巾、晚宴包、文件夹、电脑包等上百件手工艺品,北京市温暖基金会曾经捐助我们做京绣的研发,这次参加义卖也是希望尽一份爱心,我们会将收入的10%捐给温暖基金会,帮助因病致困的职工。”北京采桑子文化艺术发展中心负责人刘立军说。
记者顺着刘立军的指引翻看了丝巾、围巾,发现针脚细腻、平整,做工很是精良。 “这只鸳鸯戏水的红色晚宴包采用的是京绣,全是手工缝制而成,希望能在传承民族工艺的同时,让市民用上做工精美的手工制品。那条土黄色马儿的丝巾则是我们的应季之作。在人们的想象中,马是运动感十足、性情刚烈的一种动物,而在我们的丝巾上,则采用了土黄色来诠释马,画面上的马充满柔和的美,丝巾采用手工构图、绘图,然后进行数码印染,丝巾边缘全用手工缝制而成。”
捐出义卖收入20% 下午4点的义卖现场,抑菌防辐射内裤吸引了过往人士纷纷购买。 “刚才我在摊位前比较半天了,听说这种内裤可以防辐射,还具有吸湿、透气、亲肤性等多种特点,我决定给我和爱人各买一条。”李先生告诉记者。
电脑、电视等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但强烈的辐射也越来越困扰着现代人的生活,传统的防辐射服不能贴身穿、不能水洗,于是我们就研发了这种可贴身穿的内裤,它可以防电磁辐射,具有抑菌、杀菌的作用,长期穿,可以预防由辐射带来的各种疾病。”北京京港恒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肖顺领告诉记者。
他们卖的是抑菌防辐射内裤,这次共拿了200多件参加义卖,会将收入的10%—20%捐给温暖基金会。 “这是我们公司第一次参加温暖基金会组织的义卖,很开心,通过义卖,我希望把好的产品推广给更多人,同时也献一下爱心,这是一个企业的责任。” 除了参与义卖,肖顺领还以个人的名义捐献了1000元钱。
76岁老人再次捐款 在义卖现场,一位熟悉的身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她就是多次参与北京市温暖基金会捐款的刘秀兰。她今年已76岁高龄,步履蹒跚,声音却格外洪亮。多年来,她参加社会捐款达38万元。 刘秀兰是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地区一名经营华泰仿瓷秘胺制品的商户。她带着北京华泰仿瓷秘胺共100件餐具参加了义卖。在长达6小时的义卖中,她不断向往来行人介绍产品的优缺点,很受好评。 2010年1月14日,市总工会号召为困难职工捐款,刘秀兰捐了6000元,其中个人捐款5000元,代表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地区商户党支部捐款1000元。2011年,她在北京市温暖基金会认捐首个温暖包。2012年再次认捐一个温暖包。当天在义卖现场,她又捐赠400元。“是党培养了我,我要牢记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让党旗在南磨房、在朝阳、在北京的上空飘得更鲜艳,是我最大的心愿!”当说到这么多年做慈善的缘由时,刘秀兰掷地有声说出了这些话,这些充满套话的语言从老人口中说出时,别样的真实动人。
|